一說到這魯智深,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義氣,一路上護送武松,深怕自己的兄弟受害,而還會想到的,便是相國寺內,魯智深倒拔垂楊柳,驚服眾潑皮,成為千古佳話??墒?,你知道他這身硬功夫是怎么學來的嗎?
相傳,魯智深是山西蒲州人氏。乳名叫大。他三歲死了爹娘,跟著叔嬸長大。俗話說,不是親生隔一層。這叔嬸蛇蝎心腸,拿著侄兒當豬狗?;j底下的凈面他們吃,籮上面的麩皮魯大吃。一年到頭笤帚疙瘩、火棒棍子不知打斷多少根。魯大剛剛炕沿高,就開始燒火喂豬、端尿盆,到了八仙桌子高,便成了小半樁子勞力。叔嬸家有塊菜園子,小魯大成了個活水車,開始用罐子,后來換木桶,水靈靈的青菜割了一茬又一茬,他卻連片菜葉都摸不著吃。
這天烈日當空,曬得肉皮疼。小魯大正在呼哧呼哧地提水,來了個老和尚向他要水喝。小魯大見和尚熱成這副紅臉關公的樣子,忙打上來一桶涼水。和尚渴壞了,搬起木桶,揚起脖子咕咚咕咚咕咚喝了個底朝天。小魯大看直了眼,心里話:“天爺!這人……”老和尚放下水桶,抹抹嘴,美美地“哈呀”了一聲。小魯大繩子一晃:“再來一桶?”老和尚樂了:“喲喲,我又不是老牛,一桶還不行?”二人全笑了。小魯大繩子一收,又要提水。老和尚道:“唉!看你累的,歇會兒吧!”小魯大哪里敢?老和尚胸脯一拍說:“老僧替你澆如何?”不由分說,硬是把他拉進了井旁的窩棚里。
窩棚就是小魯大的家。老和尚看著草席上囫圇半片的破被,再看看這孩子身上表一塊紫一塊的印子,不由得嘆息一聲,方知這是個沒娘的苦命孩子。二人說了會兒話,天就要正午了。小魯大看看菜畦,有些慌了,起身要走。老和尚拉住他,只說不忙。小魯大道:“師父呀,你是不知道,我嬸子常爬到房上監視我,要是頂晌午澆不完……”老和尚道:“別怕,有我了!”二人來到井臺上,和尚袈裟一脫,井口上一叭,一只胳膊伸下去,就跟掏螃蟹似的。小魯大不知和尚要干什么,忙說:“師父,井水深著呢,夠不著。”老和尚回頭哈哈一笑:“夠得著夠得著,你看!”只見他兩眼一閉,呼呼一運氣,胳膊上提下摁,嘿,神了!那井水竟然嘩嘩地冒出了井口。小魯大驚得兩眼滴溜溜圓:“師父,你是神仙?”老和尚見水流得差不多了,起身洗洗手,哈哈笑道:“老僧哪是什么神仙啊,這是氣功的神力!”小魯大又驚喜,心里話:“太妙了!我要有這身神力該多好啊!”他是個聰明孩子,見和尚慈祥善良,撲通跪在了地上,邦邦就嗑兩個頭。他要離開這個火坑,拜師學藝。老和尚見他實在可憐,慈悲大發,便一口答應收他為徒。
原來老和尚是嵩山少林地的。小魯大隨師父來到寺里,真如鳥兒出了籠。感到天也高了,地也闊了,就連喝口涼水,也感到格外甜??墒菚r間一長,就不覺得就這么新鮮了,有時候還暗暗地怨恨起師父來。原來他來少林寺后,師父并不教他練功習武,而是叫他上山打柴,每天兩擔,還要親自過目。氣人的是不準用鐮刀。沒辦法,只好用手拔用手劈。那些野藤灌木盤根錯節,就像成心跟他作對一樣,任你使出吃奶的力氣,就是不肯掉,每天兩手火辣辣的疼,血泡不知破了多少個。
幾個月后,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,拔柴也不那么費勁了。每天兩擔,玩著就干了。這個時候,誰知師父又給加了碼兒:每天四擔,一根不能少!小魯大二話不說,四擔就四擔。拔!可是拔了一年又一年,師父的碼子隨著長,兩擔變成了二十擔,練功習武的事兒,邊兒還沒沾!小魯大氣壞了:我水漲,你船高,驢年馬月算個頭!他起起火落落火,干著急沒辦法,只好憋著氣兒子拔。這回他不光拔野藤灌木了,連小樹也拔,反正剜到筐子就是菜!
這天他拔柴回來,只見師兄們掄槍舞棒,喊聲雷動。他實在憋不住了,跟師父耍起性子來,怨師父不教他,只拿他當個扛活的。師父笑了:“這話怎么講?為師已教你三年了,咋說沒教你呢?你看!”說著,從柴擔里抽出一根拳頭粗的樹干,手中一晃道:“要練武先練力,你能拔下這么粗的小樹來,不簡單啊!”師父見他還在氣呼呼地使性子,便把他帶進練功房。只見地上一拉溜楔著十二根木樁,一根比一根粗。師父告訴他,這叫臂力樁,分十二號,凡來少林習武練功的人,都要先練拔樁,以增加臂力。魯大很驚奇。師父笑了笑,沖他一努嘴,小魯大會意,大步走過去,手心吐口唾沫,哈下身子,噌一根,噌一根,從一號一直拔到九號,十號拔不動了,這才住手。老和尚滿臉喜色,問道:“怎么樣?還恨師父拿你當扛活的嗎?”小魯大嘿嘿一笑,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。直高層次這時,他才真正明白師父讓他拔柴不用刀,又屢屢加碼的用意。
小魯大拔了三年些,拔得柴火堆成山,自己也拔成了棒小伙子。師父見他底不淺了,便開始傳藝。天下師父喜勤徒,魯大若不怕累不怕,自然得師父的歡欣。一晃又是三年整,小魯大成了個八杠子打不倒的壯漢子,武藝也練得了不得,竟能拔下十二號木樁了。師父不光教他藝,還注意教他德。連他的名字也給改了呢。“大”字改成“達”,旁邊加了個“走”,意思是希望他能走遍天下路,滅盡天下邪,匡扶正義,四通八達。
后來,魯達是怎么離開少林寺去延安經略府的呢?說來跟他的拔樹有關呢!
一天,魯達又來山上打柴,只見山下來了兩個軍士打扮的騎馬人。二人又累又熱,想歇歇腳,可是山下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,不由得勒馬向山上張望。魯達看得真切,嘿嘿一笑,運起千斤神力,噌一聲拔下了一棵大松樹。說聲“接著”!呼啦一聲扔下去,不偏不斜正好戳立在二人旁邊,兩匹馬受驚,一聲暴叫,險些把二人摔下來。二人定了定神,見山崖上站著個胖大漢子,以為是羅漢下凡,一時不知如何是好。魯達哈哈大笑,大踏步走下山來,上前問道:“你們是哪來的客官?歇會吧!”這二人原是離京去延安赴任的老種經略相公和馬童。老種經略相公魯達能拔大樹,又驚又喜。抱拳問道:“壯士哪里學藝?”“少林寺!”“噢?”老種經略相公更是驚喜。于是二人便在樹蔭下閑聊起來。老種經略相公見魯達不光氣力非凡,性情又是這般豪爽,更加愛慕,便試探著說出了自己的美意。魯達“這……”了一聲,一揮手道:“少林寺就在不遠,問師父去吧!”于是三人一道來到了少林寺。師父見徒兒武藝學成,也早有心讓他出去見見世面。今見老種經略相公這般薦愛,滿口答應。就這樣,魯達去了延安經略府,做了一名提轄官。他力拔大樹的傳說,從這時便廣為流傳。